明清兩代,閩縣通賢龔氏枝繁葉茂,人才輩出,彰顯國史。其中尤以明代的龔用卿和清代的龔其裕及子龔嶸、孫龔一發、曾孫龔景瀚四世循良,國史立傳,入祀名宦祠為最盛。通賢龔氏不僅在科舉仕途上大有作為,而且在著述輯刻,藏書園林上也可圈可點,留下豐厚的文化遺產,是閩縣歷史上著名的文化世族。
清代大名鼎鼎的“福建第一藏書家”龔易圖(1835-1894)即為龔其裕七世孫。其字藹仁,號含晶,福建閩縣(今福州市區)人,咸豐九年(1859)進士,歷任云南知縣、濟南知府、登萊青兵備道道員兼東海關監督清官員、江蘇按察使、廣東按察使、湖南布政使。精書法,善繪畫,喜作詩,為晚清詩壇“同光派”代表人物,著有《烏石山房詩稿》傳世。富收藏,尤以藏書盛名。龔易圖“大通樓”所藏來源除購自海寧陳氏三千余種外,頗多“紅雨樓(徐火勃)”和“汪韓居”的舊藏?!陡=ㄍㄖ尽酚洖椤扳褬遣貢f余卷”,故當時人評價說其藏書之富、之精,在福州乃至閩省堪稱第一。
龔彝圖(清)字季仁,福建閩縣人。 易圖四弟,善山水,花鳥亦擅長 。
龔壽圖(清),字和仁,福建閩縣人。易圖弟。咸豐九年己未戊午恩正并科副舉,曾任上海機器織布局總辦、上海海關道及江蘇補用道,為清末李鴻章麾下洋務派中層。
史崧秀字琴孫,江蘇溧陽人。咸豐丙辰進士。同治元年八月由吏部主事入直,官敘州府知府。
黃軒齡 光緒六年(1880年)庚辰科三甲進士。
畫中題跋可知龔氏兄弟與黃軒齡均稱琴孫為姻大人,他們均是咸豐光緒的進士出身,為一方官員,平時生活過的比較闊綽瀟灑,又互為姻親,一有人納妾,大家均互相題詞作畫祝賀,甚為風雅,從三人題跋提到貯嬌、藏嬌、納寵,三詞互相聯動可知,這不是第一次有人納妾,只要有人新納小妾,都會互相道賀。
上文貯嬌、藏嬌、納寵三詞均出自歷史典故,金屋藏嬌與金屋貯嬌為同義詞出自魏晉志怪小說《漢武故事》“金屋藏嬌”在書中為“金屋貯嬌”。講述漢武帝四歲時為膠東王,說如果能娶到表姐陳阿嬌做妻子,會造一個金屋子給她住“若得阿嬌,當以金屋貯之”。后指納妾。
納寵一詞出自明 無名氏 《四賢記·開演》:“ 烏古孫公 ,享榮華富貴,乏嗣傳宗,堅心辭納寵,甘作白頭翁?!薄度辶滞馐贰返谌兀骸?/span> 季葦蕭 道:‘恭喜納寵?!?/span> 沙汀 《淘金記》十七:“另一個年歲相當的地主,更干脆娶了一名游娼作妾,可惜納寵不久,老婆兒子便都和他鬧決裂了?!弊g為納妾。
此件《鴛鴦戲水》采用雙勾填彩法,用細筆勾出輪廓,然后填彩。用色以淺薄為主,多平涂空出線條,重色沿墨線分染,色不壓線。染色均勻工細,滋潤厚實。兩只鴛鴦以細筆絲毛,造型準確又活靈活現。白荷盛開怒放,紅荷嬌艷欲滴,荷葉層層渲染,描繪陰陽向背,正反靈動。荷莖不蔓不枝,富于動感,恰似長日香風吹過,令觀者有心曠神怡之感。
龔彝圖作畫市場不多見,此畫記載了一段清末文人官員的風月史,可供后人品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