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秋園是位多能的畫家,他擅山水,也畫人物和花卉,他精水墨,工筆也畫得極好,尤善界畫。界畫是中國畫技法中的一科。明代陶宗儀《輟耕錄》所載“畫家十三科”中有“界畫樓臺”一科。指以宮室樓閣、豪華屋宇等建筑物為題材的繪畫?!督孀訄@畫傳》提出:“畫中之有樓閣,猶字中之有九成宮、麻姑壇之精楷也。夫界畫猶禪門之戒律也,界畫洵畫家之玉律,學者之入門”。界畫起源很早,晉代已有,顧愷之有“臺榭一足器耳,難成易好,不待遷想妙得也”的話。到了隋代,界畫已經畫得相當好?!稓v代各畫記》中評展之虔的界畫說:“觸物留情,備皆妙絕,尤垂生閣”。評董伯仁的界畫,贊他“樓生人物,曠絕古今”。李思訓的《九成宮紈扇圖》、《宮苑圖》等,也是很高成就的,到晚唐出了尹繼昭,五代有衛賢、趙德義、趙忠義等人,宋初有郭忠恕,元代有王振鵬、李容槿,明代有仇英,清代有袁江、袁耀等?,F存的唐代《闕樓圖》是目前我國最早一幅大型界畫,宋代的著名界畫有《黃鶴樓》、《滕王閣圖》等。界畫這一古老畫種,在多年未出名家之后,卻在黃秋園的藝術中得到振興起敝、令人耳目一新的成功實踐。黃秋園早在四十年代就有界畫作品,可見他有所師承,而且說明他對中國古建筑營造也十分內行的,否則他畫不出那么真實準確的樓臺殿閣?;乩缺B,橋梁院落,一一如真。
此幅《仙山樓閣圖》,乃黃秋園工筆精繪、獨運匠心的力作神品,在布局上,黃秋園上規宋人,不設題款,全幅以畫面出之。用筆則動得神似,筆群超逸。用筆精到老練,又纖細入毫發之際,體勢通變而有章法,繪事圖色,熔范所宜,皆能曲盡其妙,西晉文豪陸機曾說:“丹青之興,比《雅》、《頌》之述作,攀大業之馨香。宜物莫大于言,存形莫善于畫”。至于古時帝宮,則須靠遐想妙得,以形傳神,黃秋園寫其奢華之至,飛動之態,狀其宮殿,融其神思,堪與漢賦和杜牧《阿房宮賦》相得益彰。其中又多嬪妃玉女千姿百態,以吳裝這種淡著色的風格,寥寥幾筆,參酌了唐吳道子人物畫筆法與宋代畫師章法,落筆雄勁而輕拂丹青,敷彩簡淡,其中人物非神非仙,又似神似仙,祥云飛繞,飄飄欲舉,“畫作秦王女,乘鶯向煙霧”。因之可考證秦漢當年中國強盛時期一統天下國力之盛、王公之奢、宮妃之眾也!
黃秋園在畫中,采取以大觀小的傳統方法,使畫面各樓閣的透視由散點透視統一起來,更便以表現各處景觀,實在巧妙之極。畫面經營一絲不茍,小至飛檐斗拱,人物樹石,比例得當,精細入微,數百人物各有活動,各有職司,而筆法一豪不弱,令人驚嘆。畫上所配山水舟船、樹木奇石,襯托整體神殿之富麗堂皇,一幅憑想象而創造山來的仙山樓閣圖,是藝術家心中的極樂仙景,也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神往。
此作精工細繪而成,美輪美奐。代表畫家界畫藝術之最高成就,實為不可多得之神品!